近一兩年來,台灣的創新創業喊得震天價響,但創新、創業有何成功竅門?相信是所有企業及創業者所關心的課題。欲了解企業的創新,必須先行掌握其企業文化。當我們查詢各大上市上櫃公司的企業願景和價值觀時,一定會出現與創新相關的字眼,因為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曾提及:「企業永續經營的唯二元素就是銷售與創新」,而談銷售太俗氣,只能堅守創新。
在創新和創業的過程中,愈投入愈深知,一個好的理念,若無法衡量「自身能力」和「業務目標」的差距,那麼失敗的機率絕對會大於50%。一般企業創新、創業,大的方向容易看得準,但目標的設定,如果錯估本身實力,或者對用戶、客戶的情境設計不夠清晰,將導致目標的里程碑無法達成。接下來的發展就可想而知了,員工設定目標無法達成、致現金流斷裂、資金缺口乾涸、人員減薪裁員,最後公司被迫關門大吉。
在輔導企業的過程,專家們發現企業的三個「沒有」,是造成企業執行創新業務時的重大缺陷。第一、沒有人才。大企業裡創新的人才不只是萬中選一,而且要有無怨無悔的決心;第二、沒有足夠的資本支出預算來做創新。台灣多數企業家寧願把錢用在炒房炒股之上,反之,對於研發的花費,則是錙銖必較;第三、對於創新的產出沒耐心等待。在核心業務上,企業關心的關鍵績效指標(KPI)多數以「當前」為主,指標是近期的利潤表現與現金流,如利潤、投資報酬率(ROI)、生產效率等,但創新業務是著重「未來」,指標應是回報的多少和成功的可能性,如計畫進展關鍵里程碑、機會的數量和回報的評估,以及新興機會的成熟度。不過,我們看到多數的企業是把當前業務的KPI,用來衡量未來業務,其結果可想而知了。因此重新檢視KPI,看看是否有讓研究部門及相關人員承受失敗,並願意嘗試創新的機會。否則,必流於保守、短線,終致一事無成。
至於在創業上,大部份的新創公司,面臨從0到1的蛻化,有著更嚴苛的環境和非常脆弱的資金流。不少大企業總是虎視眈眈,等待時機相對成熟時,投人投錢投技術,用「花最少錢」的模式,斷了新創公司的現金流,如同阿里巴巴全面收購「釘釘」後,以免費使用為訴求,結果大陸一群原來在推「辦公室自動化」的軟體公司,倒成一片。如果發現新創公司已經做大,就花錢購買。2017年,中國大陸總共誕生了124隻獨角獸,50%以上都被百度、騰訊和阿里巴巴(BAT)等收割了。
在投資界有句俗語:「找最好的公司,做時間的朋友」,優質的天使、投顧,他們寧願花更多的時間在事前做研究,可以免除往後不時的抉擇(要續投或要撤出)。創業本來就是件極端不確定的事,大約只有兩件事確定:方向和目標。方向是做什麼(是強勁的需求嗎?市場有多大?),和誰做(你是誰,你的團隊搭配、通路),和怎麼做(了解客戶體驗,設計應用情境)。目標則是多久可以從0到1,或者是里程碑達到的時間和預期營收數據。絕大部分的創業者,一定是自認為已掌握市場的需求,不然也不會一鼓腦兒跳水。
不過,微型創業通常約一年的時間,就會或多或少的調整方向了。原因大致有三,等不到市場融資、等不到客戶訂單,或做不出理想產品。但在此時,一個稱職的領導者,才能帶領團隊走出困境。當大家今日仰望阿里巴巴公司的輝煌騰達,馬雲的橫空出世時。但我們更應看重的是,它最早的十八羅漢(18位初始創始人),到現今仍是這18個人。這是非凡領導力的展現,只有百萬分之一的人方能達成。堅毅力(Grit)當後盾,加上良好的系統整合力、溝通協調能力,就是一個好的創業者的標準圖像(Creator Portfolio)。
當遇到前述「三不」時,要如何找到新方向?在《思維力-高效系統思維》一書中,指出一個非常簡單的框架-六問法,幫助疑惑者釋疑。所謂六問法就是,目標是什麼?現況是什麼?差距是什麼?目標後面的目的是什麼?造成現況的原因是什麼?差距的真正原因是什麼?一個深刻理解上述六問法的合格創業者,基本上就是個可被投資者信任的使命必達者。
當然,政府的角色也不容或缺,正如彼得杜拉克說的,任何的企業,都要以創新來延續產業生命,我們在理念上可以布局整個世界,但政府要布出什麼局,才能誘使更多的人才、創新者,前仆後繼的激發熱情,相互競爭、打拚,而無怨無悔呢?這也是政府在激勵創新的機制設計上,無可旁貸的職責。
|